赤峰市現有中職學校28所,在校生3.5萬人;高職院校3所,在校生1.8萬人。2021年職業學校錄取普通高中控制線以上學生4025人,占全市普高招生計劃14.9%;2022年中職學校本科上線633人,占全區招生計劃的40.97%;高職學校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達94.67%。
2015年,赤峰市被列為自治區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,市委政府高度重視,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,常務副市長、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的改革推進領導小組。研究制定了《關于加快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實施意見》,進一步明確了中高職貫通、專業布局、資源配置、招生管理、職業培訓“五個統籌”改革路徑,同步配套印發了6個實施方案,推動職教綜合改革走深走實。
狠抓辦學條件提升,累計投入資金14.5億元,新改擴建中職學校11所,新建高職院校1所,建成國家級重點校6所、改革發展示范校3所,自治區級重點校5所、示范校6所。
注重應用能力培養,全面推行“知識+技能”現代職業教育綜合評價改革,建立職普融通試點6個、混合所有制辦學試點3個。圍繞區域主導產業,支持36所中高職和本科院校確立一體化培養專業40個,貫通培養人才1.7萬人。
深化辦學模式改革,大力實施“職教集團+專業聯盟+市級中心教研組”特色集團化辦學模式,組建職教集團4個、專業聯盟8個、市級中心教研組16個,建立優質師資走校試點9個,外聘“雙師型”教師352人。成立實體化運營職業教育聯盟,與京東集團等20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開展校企合作,年均提供穩定就業崗位4000余個,社會培訓6萬余人次。
下一步,赤峰市將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:
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。健全完善職教改革領導小組、工作專班和專家指導委員會,積極爭取與自治區教育廳共建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,建立職教改革任務清單,明確具體目標和時間節點,實行月調度溝通機制,全面壓實各方責任,確保職教改革各項工作落實落地。
進一步健全教學體系。加大職業院校辦學條件改善和資金投入力度,設立職教改革試驗區建設專項資金,確保“十四五”期間職業學校硬件設施全部達標,力爭職業本科學校建設實現突破。建設“產、學、研、轉、創”一體化公共技能服務平臺,建成自治區級高水平產教融合實訓基地10個、校企共建產業學院10個。
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。研究制定《赤峰市職業教育提質培優三年行動方案》,推動“助力東北振興區域職教聯盟”和赤峰、通遼“雙子星座”同步建設,推進鑄魂育人、體系建設、產教融合、教學改革、師資隊伍、治理能力“六項建設”行動,力爭“十四五”期間,建成自治區級“雙高雙優”項目校8—10所,示范性培訓基地5個,年均開展社會培訓8萬人次以上。
總之,赤峰市將全面貫徹落實全區職業教育大會精神,高標準完成職教綜試區七項改革任務,為“技能內蒙古”建設貢獻赤峰力量。
2022年7月5日
來源: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